口角炎的分类
营养不良性口角炎
营养不良性口角炎在营养缺乏和维生素B族缺乏者中常有发生,以维生素B族缺乏引起的口角炎常见。表现为双侧口角湿白色,糜烂或溃疡,有横的沟裂,甚 者自口角向口内粘膜或口周皮肤延伸,沟裂深浅、长短不一,疼痛不明显,口角常在受刺激时疼痛。常伴有唇干燥、裂纹,偶见鳞屑,唇微肿。舌背平滑,丝状乳头 萎缩,水肿肥厚的菌状乳头散在分布,舌缘常有齿痕。还常伴发唇炎、舌炎。治疗应加强营养,补充复合维生素B。
球菌性口角炎
球菌性口角炎是由于链球菌、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口角炎。多见于老年无牙的患者。表现为双侧口角湿白色,糜烂或溃疡,有横的裂纹,还可化脓、出血、结痂。
真菌性口角炎
真菌性口角炎是由于真菌(主要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角炎。表现为双侧口角湿白且白色更加明显,有糜烂或溃疡,有横的裂纹,还可能有化脓、出血、结痂,常伴发唇炎及唇部糜烂。
溃疡性口炎
口腔各部位均可发生常见于唇内
舌及颊粘膜等处
可蔓延到唇和咽喉部
初起粘膜充血
水肿
可有疱疹
后发生大小不等的糜烂或溃疡
创面覆盖较厚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形成的灰白色或黄色假膜
边界清楚
易于擦去
擦后遗留溢血的糜烂面
不久又重新出现假膜
局部疼痛
淋巴结肿大
拒食
烦躁
发热
℃~
℃
外周血象中白细胞常增高;创面渗出液涂片染色可见大量细菌
全身症状轻者约一周左右体温恢复正常
溃疡逐渐痊愈;重者可出现脱水和酸中毒
疱疹性口炎
起病时发热达℃~
℃
~
天后
齿龈
唇内
舌
颊粘膜等各部位口腔粘膜出现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
直径
~
mm
周围有红晕
迅速破溃后形成溃疡
有黄白色纤维素性分泌物覆盖
多个溃疡可融合成不规则的大溃疡
有时累及上腭和咽部
在口角和唇周皮肤亦常发生疮疹
疼痛颇剧
拒食
流涎
烦躁
颌下淋巴结经常肿大
体温在
~
天后恢复正常
病程约
~
周
局部淋巴结肿大可持续
~
周
本病应与疱疹性咽峡炎鉴别后者由柯萨奇病毒引起
多发生于夏秋季
疮疹主要发生在咽部和软腭
有时见于舌但不累及齿龈和颊粘膜
颌下淋巴结肿大
药物过敏性口炎
药物过敏性口炎是指服了某种药物后使口腔粘膜发生急性炎症表现
一般在服药后
小时左右发病
其早期症状是口腔粘膜充血
水肿或出现红斑和水泡等
由于药物不断吸收
使早期症状逐渐加重并形成粘膜溃烂
这种粘膜溃烂面不同于一般口疮表现
在其溃烂面上覆盖血性分泌物
溃面肿胀
常常引起刺激性剧烈疼痛
儿童因疼痛而拒食
药物过敏的部位以口腔前部多见
如上下唇粘膜
舌背
上腭等
念珠菌口角炎
念珠菌口角炎(candidal angular cheilitis) 本病的特征是常为双侧罹患口角区的皮肤与粘膜发生皲裂
邻近的皮肤与粘膜充血
皲裂处常有糜烂和渗出物
或结有薄痂
张口时疼痛或溢血
此种以湿白糜烂为特征的霉菌性口角炎
应与维生素B
缺乏症或细菌口角炎区别
前者同时并发舌炎
唇炎
阴囊炎或外阴炎
后者多单发于一侧口角
细菌培养阳性(以链球菌为主);而念珠菌口角炎多发生于儿童
身体衰弱病人和血液病患者
以上为贵阳皮肤病专科医院专家提供